1993年清华女学生不顾阻拦嫁给非洲人,生5个孩子,现在怎样了?
1996年,清华高材生王丽红前往非洲,尽管在去之前父母百般阻拦,但还拦不住这位任性姑娘的坚定。
可到达非洲后,王丽红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眼前的贫穷与落后让她十分难过。作为一名清华才女,她为何会选择到非洲定居?
1993年,王丽红和苏玛步入婚姻的殿堂,尽管他们收到的祝福很少,但两人都面露笑容,发誓手挽手终身相爱。
两人婚后的感情也很和睦,还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,十分幸福。3年后,两人买好了车票,准备一同前往乌干达。
交往的几年中,王丽红就从苏玛口中听说了乌干达的情况,那里贫困又落后,环境也比较差,为了生育实施一夫多妻制,希望苏玛做好准备。若是王丽红接受不了那边的环境,苏玛不会强求她留下的。
然而为了爱,王丽红坚持要跟随丈夫前往乌干达。尽管知道这个国家十分贫困,但她还是对此地充满了向往。
到站后,苏玛带着王丽红下了车,前往自己家。尽管早就了解了非洲的贫困,但她还是被眼前的情形吓了一跳,这里环境十分恶劣,甚至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上,这里的房子都是堆砌起的茅草屋,经常漏风漏雨。
来到家中,苏玛就看见了十多个婆婆,尽管她知道这件事,但她还是会对此不适。她担忧地对苏玛说:“你以后不会也像这样娶十几个老婆吧?”
苏玛听后坚定地说:“当然不会,我这辈子只爱你一个人!”这句话给刚到乌干达人生地不熟的王丽红带来了温暖。
一开始,从小生活在温室下的苏玛根本无法适应非洲艰苦的环境,经常因水土不服而生病,每当身体不适时,苏玛都会放下手头的工作,陪在王丽红的身边照顾她。
除此之外,她每天在家都要给十几个婆婆端茶倒水,还经常因分不清她们是谁而闹出了笑话。对此,苏玛详细地对王丽红说每位“母亲”的特征。
由于王丽红相貌及肤色的不同,当地很多人都会对她投来异样的眼光,有时也会受到一些当地人的欺负。苏玛看到后立刻站出来保护自己的妻子。知道王丽红是酋长儿子的妻子后,她开始变得受欢迎,很多人都愿意与她交朋友。
尽管生活艰苦,但两人的感情仍似火一般热烈,到达非洲后,他们又生下了4个孩子。王丽红每天白天和邻居们一起出去打水做饭,带孩子照顾公公婆婆。
但她总感觉自己想象的生活不是这样的,丈夫在岗位上为自己的家乡奉献,而自己与他有着同样的学历,却只能在家带孩子?
随后,王丽红每天都为这一问题焦头烂额,她不仅后悔道,若是自己留在北京,会不会有个极佳的工作,每月领着稳定的收入?不过要是现在回到家乡,父母一定会劝她离婚的吧。
放弃不了爱情的王丽红只能留在非洲,平时她常常会想念家乡,想念父母,因此每逢中国节日,苏玛都会抽出时间为王丽红精心准备,希望她在异乡也能开心一些。
这对来自不同国家、肤色不同的夫妻又是怎样相识的呢?
1986年,王丽红凭借优秀的成绩,考入万众瞩目的清华大学。她的父母十分开心,认为女儿很有出息,邻居也纷纷对王丽红送上掌声,纷纷教育自家孩子像她学习。
走进大学校门后,她的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。上课时她认真听课,保持着自己优异的成绩,还下课后利用课余时间参加了不少活动,结识到很多人。
她外貌出色,能说会道,没过多久她就收到校内很多人的追捧。然而对于很多人的追捧,她都不屑一顾,并非这些人不够优秀,而是她认为这些人与自己性格不合。
为了能让自己的能力更进一步,她在大三那年努力学习,准备考取清华大学的硕士研究生。那段时间,她早出晚归,没课了就泡在图书馆学习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王丽红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的研究生。然而看着朋友们逐渐坠入爱河,王丽红也对真挚的爱情产生了一丝渴求。
读研后,优秀的王丽红受到更多优质男性的追捧,但她依然没有产生心动嘉宾。直到某天,她受到一个联谊会的邀请,很多优秀学生和留学生都会参加这场聚会。
开朗的王丽红当然会参加这场活动,她心想,在这场联谊会中会不会遇见自己的真爱呢?
到达会场后,她发现了很多肤色不同的人,有自己的同胞,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留学生。尽管来自不同国家,但大家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。
在这场聚会上,王丽红与场上所有的人相谈甚欢,每个人都是高材生,他们很有共同话题。当王丽红坐在一旁休息时,一个黑人留学生主动向她打了招呼。
两人都很开朗,相互做了自我介绍后侃侃而谈。王丽红得知,这位黑人留学生名为苏玛,来自非洲乌干达,是当地部落首领的儿子。尽管他家庭的经济状况在部落中较为富裕,但还是比王丽红的家境差很多。
苏玛的父母为了让他有出路,早早就让他上了学。他的成绩很好,毕业后选择了到清华学习建筑,将来准备回国报效父母与家乡。上课时他好好学习,课余时间就做些兼职赚钱。
两人一见如故,在联谊会上聊了很久。苏玛也逐渐被眼前这个亭亭玉立、落落大方的女孩吸引,准备对她展开追求。因此,聚会结束时苏玛主动提议送王丽红回宿舍。看着这个肤色黝黑、温柔体贴的校友,王丽红心中竟产生了一丝悸动。
在这场联谊会后,王丽红身边就多了一个人,苏玛总会制造给予,在各处与她相遇,当她遇到困难时,苏玛也会主动出手帮助。待时机成熟之时,苏玛带着礼物和花束向王丽红表了白。对于这段感情,王丽红根本无法拒绝。
肤色不同的两人相恋会受到很多人的关注,在校园中,王丽红和苏玛拉手一同前行就遭到了很多人的质疑,为什么这么优秀的女孩子会选择一个黑人?
王丽红的朋友得知这件事后劝她多加考虑,但她坚定的认为苏玛是个很好的人,自己得到了真爱。眼见劝不动,朋友们只能为两人的感情送上祝福。
相处一段时间后,王丽红就将自己的恋情告诉了家人,希望自己的恋情能得到家人的支持。然而王丽红一向开明的父母得知女儿的恋人是个黑人后十分抗拒,希望女儿能立刻分手。
1968年,王丽红出生于北京的一个小镇上,她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收入不错,因此她的生活十分滋润。再加上她是家中最小的孩子,一家人都格外照顾她。
在父母的影响下,王丽红从小就很喜欢学习,每次考试她的成绩都在年级中名列前茅。再加上她十分善良,能说回道,很多人都愿意与她做朋友,因此,她无论是在家还是在学校,她都备受关爱。
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,王丽红养成了挑剔和任性的性格。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,她一定会全力以赴做到。对于她的抉择,父母都全力支持,也正是这种精神,支持她努力学习,考向清华。
然而一直支持女儿抉择的王丽红父母这次却极力反对,一是女儿不了解对方,也不了解黑人群体,其次是非洲太过落后,女儿若是嫁过去一定会吃苦的。
可任性的王丽红并不想与苏玛分开,她不断劝说父母,说自己遇见了真爱,苏玛对自己很好,将来一定不会让自己吃苦的。可父母这次态度异常坚定,就是不同意女儿的这段恋情。
认准苏玛的王丽红当然不会分手,带着不被祝福的“光环”,他们的感情反而更加深厚了。见状,王丽红的父母恨铁不成钢,立刻将她送到日本留学,将两人分开。父母心想,许久不见这两人的感情就会变淡消散。
就这样,王丽红带着行李来到日本。可令她没想到的是,她在日本的学校中竟然看到了苏玛。原来,苏玛从同学们打听到了王丽红要去日本学习的消息,便迅速办好手续,前往日本与女友相聚。
这让王丽红十分惊喜,在日本的这段时间,两人相互学习,相互扶持,铸造了更深厚的感情。两人约定好了,毕业就结婚,王丽红也答应与苏玛一起飞往非洲乌干达,与他一起建设家乡。
得知这一消息的父母听完十分生气,但无论怎么劝,女儿坚持要嫁给苏玛。于是王丽红的父母喊来了七大姑八大姨,轮流劝阻王丽红这个不成熟的选择。可王丽红就和着了魔一般,不断说自己很了解他,很了解非洲。怄不过女儿的父母只能随她去了。
到了非洲的生活十分艰苦,但为了爱情,王丽红还是坚持了下来。直到2008年,小儿子法黑帝得了疟疾,由于此地艺术不发达,再加上小孩子的身体抵抗能力若,法黑帝因病丧命了,一家人也因孩子的离世悲痛欲绝。
也正是这件事,让王丽红恍然大悟,她意识到非洲的教育太过落后,很多孩子由于贫穷没有学上,他们只能拖着瘦弱的身躯干一些体力活。只有教育,才能改变他们的
因此,她心中产生一个重大的想法,就是在当地建一所学校,提高当地的教育能力。她家境不错,也有丰厚的学识,是建学校的最佳人选。
有了想法后,她将这件事告诉了丈夫。苏玛听后连连鼓掌,认为王丽红的这一决策十分伟大。对此,他表示只要妻子愿意,自己立刻提供资金帮助。
因此,王丽红用了两年的时间准备这一项目,2010年,她买下了乌干达的一所全日制学校,创造了一所中学,取名为鲁扬子中学。
作为一名汉语言文学学生,王丽红果断将中文课加入到学校的教学内容中,还专门回国招到一批优秀的汉语教师前往非洲教学。
除此之外,王丽红还要招募其它教师和管理人员,那段时间,她不仅消耗了大量资金,还耗费了全部精力。
一段时间后,这所学校就开始运作了。可很多孩子从小就被教育打工赚钱,很多孩子心中没有学习概念,只有工作概念。因此,王丽红奔走各地演讲,告诉孩子们知识能改变命运。
在她的不断努力下,越来越多的孩子知道了学习的重要性。可由于这些孩子家境极差,十分贫穷,为此,王丽红将学费定的很低,让贫困家庭的孩子也能上得起学。
可这些孩子好不容易有了学习想法,但他们在学校中仍不改之前的陋习,经常群聚抽烟打架,这些习惯改不掉,他们就永远无法用心学习。
看到这种情况后,王丽红挨个找这些孩子谈心,解决他们心中的矛盾,积极调解同学间的关系。她还花高价从各国聘请能力优异的心理老师,一心为孩子着想。
在教中文的同时,她积极地向非洲介绍中国的好处优点,还不断鼓励大家到中国留学,促进两国的交流。
2016年,王丽红站在央视一个节目的舞台上叙述了自己的事迹,主持人和观众听后纷纷对她鼓掌称赞。她坚定地说:
“身为一个清华女学霸,婚姻教会我的不应是委曲求全的顺从,而是改变,我是中国的人才,我们国家在援助非洲,作为中国的青年,作为非洲的儿媳,作为一个刚刚失去儿子的可怜人,我应该从我最擅长的教育入手,改变非洲的落后和贫穷。”
2017年,王丽红亲自带着1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拜访北京,他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在北京游山玩水,纷纷发自内心地表示:
“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,我们很喜欢中国的饮食和汉字,以后如果有机会一定要来这里留学!”
随后,王丽红还一直与中国的一些学校进行联系,希望学校能合作,让孩子们进行知识与文化的交流。2021年11月20日,王丽红与河北正定中学沟通成功,两所学校决定合作,为中非文化交流做出贡献。
如今,55岁的王丽红依然在坚守在自己的岗位,这所学校也越做越好,名气响彻了整个乌干达,她的4个孩子也都在茁壮成长,加入到了这所学校。无论他人怎样评价,她为中非交流做出的贡献不容忽视,她绝境中谋生的坚毅也值得每个人学习。
宁老ABCDEFGK:难怪中国有这么多非州留学生,除国家引进,象王丽红这种人引进的也不少!
GSHCH:白白浪费学费了。
南粤东方之子:美满幸福快乐到永远
淡定火车SJ:不知五个孩子有没有一个是白皮肤?不会全部是巧克力吧!
微笑饭团xz:清华高材生!就这??不理解!
用户9592600886554:真了不起点赞
手机用户70923194043:非洲人利害
手机用户60523875876:终于明白了我中华民族的一句成语……深入人心
伟一笑:[赞][赞][赞][赞][赞][赞][赞][赞][赞]
老李68138:饭白喂狗,浪费粮食!
種花家de兔子:为虎作伥!